我的科研和成長,凝聚了吳征鎰先生的指導和教誨,體現了一位大師對后學晚輩的提攜、扶植、關懷和厚愛。這應該淵源于豆科錦雞兒屬(Caragana)。1990年我們完成一篇秦嶺和黃土高原錦雞兒屬的研究論文,冒昧地寄吳先生審閱,他不僅及時復信、詳細修改了文稿,介紹和促成到他主編的“云南植物研究”發表(1993年),而且從中國植物區系地理研究的戰略眼光,高屋建瓴地指示了錦雞兒屬的研究意義、研究方向,要從細胞、花粉形態、微形態、生化多學科證據綜合研究,“Caragana屬是一個重要而有趣的屬,需進一步組織力量圍攻。前在區系工作會議上提過,您們如愿作更多工作,請蘊釀自行組織并可申請有關國內外基金,我可盡綿力促進”。我當時還在武漢大學讀植物分類研究生(在職),那里能想到申請國內外正式的研究基金。蒙吳先生指引和鼓勵,之后陸續申請到了關于此屬分類與地理研究的基金,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993-1995),博士后基金(1995-1997),面上項目(1999-2001)等,完成了此屬研究的博士后報告(1997),從形態的系統與地理(云南植物研究,1996,1997),到分子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Mol Phylogen Evol, 2009; Plant Syst Evol, 2010),發表了系列的論文論著,逐步跨上了研究臺階。1997年在昆明時,吳先生根據我當時的研究,精辟而深邃地指出錦雞兒屬區系地理中要關注“秦嶺--東北(遠東)--阿爾泰”所謂“大三角”的地理關系。錦雞兒屬的分類與地理研究是我近20多年來的研究重點之一,一些工作進展和成績,是與吳先生的指導和教誨分不開的,并且還將一直影響和激勵著我。
我有幸能去昆明入室成為弟子、在吳先生指導下工作兩年,是吳先生給我恩賜了良機。1995年中國博士后制度建立不久,名額相當有限,吳先生當年的1個名額已用。盡管有周以良教授(我的博士導師,吳先生解放前清華植物系的學生)、王荷生研究員的推薦,吳先生對我當時搞的分支系統學(cladistics)與生物地理學也感興趣,但我去昆明仍是夢想。碰巧當時國家人事部專家司司長莊毅(兼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委員)先生去云南視察工作、安排拜訪吳先生,吳先生把我的申請作為一件要事和莊毅司長商談,專門爭取追加了一個指標,從而實現了我的夙愿。我寫信給王荷生先生我已到昆明工作時,王先生祝賀我是去“朝圣”的,因為當時昆明植物研究所集聚了吳先生以及國內眾多優秀的植物分類學家、地理學家。
吳先生對植物學的卓越貢獻和在國內外享有的盛譽,在他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殊榮前后,已通過各種媒體,作了系統的總結和傳播。作為學生,我對吳先生學問的博大精深的理解和感悟,其實在1996年前后。那時正值吳先生組織和主持的國家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植物區系研究結題總結,吳先生積數十年的研究、實踐,提出了被子植物的“多系、多期、多域”論斷,以及東亞植物區(Eastern Asiatic Kingdom,相對古地中海區、北極區、古熱帶區)的重要觀點,我體會他此時達到事業上的巔峰,真正稱得上世界植物學大師。這些重要成果在為紀念吳先生80華誕、1996年在昆明舉行的“東亞植物區系與多樣性”國際學術會議上,得到充分展示。我數次聆聽吳先生的報告、談話,感悟深刻的還是先生博大精深后面的“厚積薄發”。這些重大成果的問世,實際上是集60多年的積淀,基于他對中國3萬多種種子植物寬廣縱覽和有關??茖俜诸?、分布的仔細和精深研究,基于他足跡全國、從西藏、新疆、東北到海南的野外實際考察,基于他數十年持之以恒的理論思考和凝練,基于一個“純粹學者”(a true scholar,著名植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Peter H. Raven 1996年的評贊)不間斷的研究。他研究的厚積薄發,也充分體現于1979年發表在“云南植物研究”創刊號上的開篇“論中國植物區系的分區問題”一文,僅此文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1等獎,是我國植物區系地理的經典之作。我是反復研讀的。我在昆明兩年,吳先生當時已80多歲,而且在從事中國植物志第一卷的繁重工作,晚上已因為視力不好不再工作,所以請吳先生教我們看標本、去野外或他專門講課,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多數情況是通過一些工作或論文,約某個時間具體地請教吳先生,記得吳先生從來沒有因為繁忙而拒絕或拖后我的請求和預約。1997年11月我離開昆明時,吳先生曾對我有大約1個多小時的工作上的長談,談昆明談北京,談學科,談我的發展,真是語重心長,我每次翻出筆記,都感覺溫馨、親切和啟發。印象最深的是他講,“胡適之講,聰明人是要下笨功夫的”,記得我聽此言當時的第一反應和理解是,植物分類學是得從一張張標本、一個個形態特征積累的,是要下“笨功夫”的,而本人的基礎、天資等都還是次要的,這大概也是這個學科不同于其他抽象思維如數理或一些靠精巧設計的實驗學科的特點之一。后來體會,這不僅是對我輩作學問的教誨和訓戒,吳先生事實上他是認可胡適之的話、幾十年作學問也是踐行此哲理格言的;以吳先生對植物學的興趣、天資和具有在清華早年訓練的基本功尚且如此,況乎我輩,更應加倍花時間、下笨功夫的。這個對我作學問的教誨和訓戒,我也常給我的學生講起。
作為一個植物分類學家,吳先生對罌粟科紫堇屬(Corydalis)傾注了大量心血,是他的“看家類群”之一。紫堇屬是一個特有分布中心在我國橫斷山區、分類十分復雜的類群,約300種。說它分類復雜,實在是其形態特征復雜多變、分種標準不易掌握,分種需經細致的形態觀察,要想對紫堇屬分類“入門”不是很容易的。我對吳先生的敬仰,不僅來自他和蘇志云研究員、莊璇研究員完成的“中國植物志”第32卷,以及他們對該屬分類系統、演化親緣關系的研究論文,也還實地目睹和見證了吳先生在國內外一些大標本館的鑒定、定名,如昆明(KUN),北京(PE),德國柏林(B),英國倫敦(KEW)等。特別要提一提,柏林標本館的著名分類學家Fedde Karl Georg Freiedrich(1873-1942)于1920年代對紫堇屬有系統的研究,是紫堇屬專家,而他對紫堇屬研究的模式和有關標本保存在標本館地下室,幸免于二戰炮火。自Fedde之后,很少有人詳細鑒定該館此屬標本,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困難。吳先生1980年代訪問柏林時,查閱了Fedde的許多模式標本,對柏林標本館所有的紫堇屬標本作了鑒定、定名。我2002-2003年在柏林馬普學會分子與遺傳研究所高訪一年,常去柏林標本館,看到該館紫堇屬標本大都是吳先生的鑒定和定名,深有感觸、深受教育。沒有對紫堇屬的系統地分類研究和仔細觀察,是作不到正確鑒定、定名的;沒有對這一類群多年的積累,是作不到權威(authority)鑒定、定名的。也說明植物分類并非易事,一個類群精湛和完整的分類研究是要從一張張標本作起和多年積累的。雖然我也承擔和完成了英文版“Flora of China”紫堇屬和罌粟科的工作,但都是在吳先生等前輩的分類和系統框架下作的,對系統分類和演化等的認識是比較膚淺的;順便提提,有違吳先生當初安排我長期作紫堇屬系統學工作的初衷,我還是愧疚的。
光陰荏苒,一晃1996年過去近20年、吳先生已仙逝一年,但先生之功勛常在、風范永存,我作為一個學生聊以此文,表達對他深深的懷念和紀念。
2014年4月25日完稿 北京